时间:2022-09-27 02:21:06 | 浏览:933
开发新区
黄石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于19日开幕,会上黄石市委书记周先旺对黄石五年来的成就和发展作了回顾,一桩桩决策,一件件实事,一项项行动,一处处变化……绿色黄石,生态黄石,转型黄石,幸福黄石,美丽黄石就像一幅画卷在众人眼前徐徐铺开。
生态立市城市底色从灰到绿
黄石,一座曾经的重工业城市,一度顶着“光灰城市”的帽子,在阵痛中谋求转型发展。
高度决定思路,思路引领发展。5年来,该市着力破除“恋矿唯矿”思维,先后举行三次解放思想大讨论,选派120名干部赴浙江丽水挂职学习,掀起“头脑风暴”、“绿色革命”,生态立市成为转型发展的新引领。
该市坚持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坚决治理污染源,实现全域无“五小”企业、全域无非法沿江码头、全域无过剩落后钢铁产能、全域无煤炭产能。统筹推进治山、治气、治土,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建成“八园六带”,森林覆盖率由29%提升到35.1%,获批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近三年来,该市建立县(市)区轮流举办园博会机制,连续举办三届市级园博会,带动多层次举办园博会,首届湖北省(黄石)园博会暨矿博会圆满成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建成熊家境、父子山等国家级登山步道,生态旅游、休闲健身、养生养老产业蓬勃发展。
产业升级从黄石制造到黄石创造
黄石制造业曾经赫赫有名,为国家贡献了大量的钢铁、煤炭等重工业产品,黄石也有了“钢铁之城”的称号。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简单的制造业已经不能适应可持续性发展和产业竞争的需要,黄石未雨绸缪,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发展。
过去的5年来,黄石大力实施振兴黄石制造行动计划,5年累计投资600多亿元支持产业生态化改造升级,推动产业发展从“地下向地上、黑色向绿色、高碳向低碳、制造向创造”转变,其成效也非常卓然。
其中有色产业跻身千亿元产业集群;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印刷线路板产能将达到2000万平方米/年,黄石正成为全国第三大印刷线路板产业聚集区。
实施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建成万达、沃尔玛、武商、中商、亿赞普跨境电商平台、华中矿产品交易中心等一批服务业项目,区域服务业聚集区加速形成。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比2011年提高6.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8.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3.4个百分点。
大城时代从环磁湖到环大冶湖开发
5年来,每一名黄石人最感振奋的口号莫过于“环大冶湖开发”。曾经的黄石囿于“两湖一山”的地理形貌,与大冶、阳新遥相分隔,但是如今通过“全域黄石”理念的提出,黄石从“环磁湖时代”逐步迈入“环大冶湖时代”。
5年来,黄石加快市域一体化发展,城市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树立“全域黄石”理念,破除行政壁垒,打通大山、大湖等天然阻隔,推动黄石城区与大冶、阳新一体化发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1.3%。南向拓展城市核心腹地,启动建设大冶湖生态新区,城市发展由“环磁湖时代”迈向“环大冶湖时代”。首期总投资130多亿元的核心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面推进,“三园三馆三中心”和“五纵三横”路网建设进展顺利,月亮山隧道建成通车,黄阳一级公路即将通车。
该市北延西联构建立体通道,大广、杭瑞、黄咸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通车运营,武九客专开工建设,综合交通网总规模达到7348公里,实现村村通公路、通客车。东向沿江对接融合,启动建设沿江大道、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武穴长江公路大桥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免收过往黄石长江大桥17座以下中小客车通行费,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民生福祉减贫扶困安居乐业
“让老百姓享受改革发展红利。”5年来,黄石市委市政府推进一系列民生政策,致力于“幸福黄石”的打造。
5年来,该市强化社会建设,民生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7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6%、13.3%。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快建设精准扶贫样板带、美丽乡村体验带,率先在全省对特困人口实施集中福利供养,五年减少贫困人口8万人。
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7.79万套,6.6万户棚改户实现安居梦,基本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累计新增就业35.29万人,“零就业”家庭基本消除,荣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
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法治黄石、平安黄石建设扎实推进,构建治安防控体系“九张网”,该市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综治优胜市。
深化改革放权简政贴身服务企业
5年来,为给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该市采取了一系深化改革的措施,提升行政效能,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该市建立了改革项目市级干部领衔责任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省下达去产能“三年任务一年完成”,率先在全省实行棚改货币化安置,上市挂牌企业数量居全省前列。深化要素改革,重组城投、交投、众邦、国资、环投等市级投融资公司,总资产近900亿元,年融资达150亿元。
大力实施“放管服”改革,率先在全省实现涉企行政性“零收费”,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制度改革,市场主体数量三年翻一番。建成全省地市级首家保税物流中心,黄石新港开港、新港口岸开关,获评“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从严治党为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5年来,该市市委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政治生态发生深刻变化。严格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细落小落实。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任务,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开展“百人千场”宣讲活动,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强化“四个意识”。
认真落实好干部“五条标准”,选出好干部、配出强班子。树立大抓基层导向,全面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强化。
实行干部“召回”管理、受处分干部“回访”教育,促进干部履职尽责。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六条意见,制定市委六点要求,“四风”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党风政风持续好转,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在19日的黄石市党代会上,该市市委书记周先旺表示,未来5年,该市将进一步树立奋斗目标,抢抓机遇、乘势而进,不断开创黄石转型发展的新局面。今后5年,该市将继续深化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决策,加快建成鄂东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战略节点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创全民美好生活。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杏兰 通讯员丁元拾王剑
------以下为正文部分------今天(9月23日)黄石市交巡警支队对20名闯红灯、不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人或非机动车驾驶人进行曝光(第六期)交警部门将对其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同时开展“敲门行动”并通报违法市民所在单位、企业或社区姓名:张某
极目新闻记者 梁传松通讯员 蔡翔黄石,因盛产矿石,“石色皆黄”,故而得名。有“青铜之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之称的黄石,曾是共和国的“工业粮仓”。2009年3月,国务院公布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黄石位列其中,其下辖城市大冶位列第一批名
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正式启幕逾1000家国内外文旅机构和企业参展伴随着文旅博览会在武汉的持续升温黄石文旅资源也在本届博览会上被人熟知,大放异彩在黄石馆3D全面大屏全景展现黄石天空之城瞬间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不少游客驻
黄石市2022年发改系统工作会议。阮琼 摄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王清江)4月25日,黄石市2022年发改系统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传达了国家、省、市各级会议精神,并对2022年黄石市发展改革工作做了具体安排。今年,黄石市发改工作将主要
对于很多人来说,好剧就如同自己小时候珍藏的糖果,吃一颗少一颗。随着美剧《黄石》第四季第十集的到来,我们盒子里面的糖果,就剩下了最后一颗,吃了就没有了,不吃委实口水流得不行,思虑再三,俺还是吃了吧。第十集的《黄石》,是贝丝HOLD住全场,大杀
最新消息!黄石市胜阳港商圈业态提升及城市更新规划项目开始招标了!更新规划范围共约500公顷包括业态提升、功能完善交通优化、风貌改善等实施项目还将重点对钟楼、大众乐园、体育场和工人文化宫、实验高中地块、地质里地块等地区进行详细设计片区更新规划
17日上午黄石市2022年一季度重点城建项目举行集中开工仪式2022年,是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启航之年,围绕黄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一个中心、五个示范区”的奋斗目标,以建设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为抓手,攻坚突破,制定了黄石市2022年
好消息!沉寂许久的黄石“太古里”地块传来好消息!经过第二次挂牌出让还是“黄石世界城新街置业有限公司”摘得成交价13776万元此次华新世界城地块也将终于开工万众瞩目的黄石新商业街区即将屹立磁湖岸边▼▼▼此次B地块二期连同A、B地块一同出让(B
五年来黄石港区着力开辟新场景布局新赛道、打造新平台从传统商贸物流中心日益转身新经济新业态聚集地并为未来的“临空之城”蓄足了能量对话这五年,奋进新征程今天来接受黄石市广播电视台专访的是黄石港区委书记严荣勇主持人 黄凤仪那在您眼中,黄石港区过去
专题会议现场。通讯员 供图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冯芳)近日,黄石港区审计局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传达了区委书记严荣勇同志在黄石港区第十次党代会上的讲话精神,要求全体干部群众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做出的决策部署上来。会议指出,要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