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6 17:51:29 | 浏览:703
好风凭借力,腾飞正当时。
“市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明确了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的新目标,这对于黄石港区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发展机遇。”
区委书记严荣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将认真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这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老城区综合功能比较优势,奋力抢占先机,推动全域临空高质量发展,打造鄂东区域性消费中心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美好生活引领区。”
美丽的黄石港城区
打造鄂东区域性消费中心区
努力成为鄂东消费中心建设的中心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百亿、连续两年获得全省服务业突出贡献奖、距离鄂州花湖机场最近的成熟城区……将这些优势融合,汇聚成黄石港区打造鄂东区域性消费中心区得天独厚的条件。黄石港区将紧跟现代服务业发展节奏。
(临空商务产业园规划)
抓商圈提质
利用示范路改造契机,改出文化宫、钟楼商圈商业氛围,重振老商圈,以新消费为牵引,着力打造全域化消费场景,增强摩尔城、万达商圈在鄂东区域的辐射力、影响力;
抓产业升级
发展线上线下融合业务,推动传统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引导、扶持企业发展“互联网+工业、服务业”,推动传统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工业互联网升级,转换发展动能;
抓新经济招引
统筹新老经济发展,做好优势互补,引爆经济新的增长点;
抓平台搭建
布局构建临空都市发展带和滨水绿色发展带,加快临空商务产业园起步区建设和临空智造产业园转型升级,提标人力资源产业园、智慧供应链产业园、医药新零售产业园等十大“四新经济”产业园建设,打造“四新”经济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区属国资平台,扩大融资规模、提高融资效率;
抓项目建设
动态谋划项目、招引项目、推进项目,积极对上争取,抓好项目调度,依靠产业项目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造同城化发展先行区
努力成为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的先行区。作为同城化的前沿阵地和先遣部队,我区与鄂城区、浠水县地域相邻、人文相亲,将努力成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试验区、示范区。
推动规划对接
深入谋划,与鄂城区、浠水县探索共建共享、互利互赢的合作模式,实现“规划同编”;
推动区域合作
做好基础性研究,与鄂州、黄冈探索互换、托管等各类合作路径,实现飞地、插花地加速发展;
推动产业发展
与鄂城区实现错位发展,主推高端商务产业,建好高端商贸阵地,与浠水县实现同质包含式发展,淘汰江北工业园区落后产能,提升园区品质,实现协同发展;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制定可行、有效计划,加快实现与鄂州花湖机场、浠水散花跨江合作示范区“交通同网”;
推动跨城通办
继续以行政审批事项为突破口,为“民生同保”打下坚实基础。
打造美好生活引领区
努力成为投资兴业和美好生活的引领区。“十四五”时期,我区将以城市全面更新为抓手,切实把城市资源优势转为同城化发展优势,为投资创业者和居民群众提供宜居宜商宜业的生活环境。
推进棚改清零
做好临空商务产业园起步区、黄石大道北延等片区的征地拆迁工作,以最短时间扩腾发展空间;
(黄石大道北延片区)
推进“两路一改”
扩面提质,将老旧小区改造过程转化为市民文明程度提升、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转化为密切党群关系、推进社会治理的过程,以党建引领同步加强红色物业、业主委员会、社团组织等建设,打造黄石港样板;
推进功能配套
加快磁湖北岸学校、花湖小学等重点学校改扩建,加快基层医疗机构公益性改革,加快胜阳港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加快建成更加优质的15分钟生活圈,做强公共服务;
推进生态建设
按期完成生态整改项目,加快外贸码头文旅开发,提升城市品质,实现山水城人融合发展;
推进营商环境优化
把零星分散的个体户纳入到优化服务的视野当中,确保与每一个市场主体都能“接得上、聊得开、解得了”,当好金牌“店小二”。
目标已确定,战鼓催征程。
“再好的目标都需要干部去落实。”严荣勇指出,黄石港将以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为契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思想破冰,通过站位提高、能力提档、标准提质、精神提振、质效提升,全面加强作风建设,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披荆斩棘,乘风驭浪,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加快建成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贡献黄石港力量。
本期来源:黄石日报
本期编辑:程凯
本期审核:黄石港区融媒体中心
值班主任:胡贤锋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固收”基金(按过去的计算方式,包括混合型一级债、混合型二级债、偏债混合型基金、可转债基金)的合计规模近25万亿元,而在2019年底,这一数字还不足万亿。其中,偏债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就是这类产品最常见的基金类型。
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如何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释放国内消费潜力,将是十四五期间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础,在其中,以信用卡为代表的消费金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以老旧小区、老旧产业功能区、传统商圈、特定历史文化区为主要对象的调整型城市更新片区,坚持“双控、双增、双优”,循序渐进推动“微更新”,重点推进“一带一核四片区”综合整治。向南加快建设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南宁现代工业产业园、南部科创新城,布局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过去五年,南宁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一直奔跑在创新路上,用“新”实现高质量发展。让适宜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开花结果,南宁努力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过去五年,南宁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漂亮“答卷”。
《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公示中心城区变“14”人口规模达千万级规划到2035年,南宁市域常住人口1190万,其中城镇人口1000万,城镇化水平84%;主城区形成“双核双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双核为埌东—东盟商务中心、五象综合服务中心;
农生文还详细了解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情况,强调要积极做好我市轨道交通相关规划和项目策划等工作,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更多支持,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覆盖面和服务品质,更好满足市民高质量出行需求。农生文强调,要高效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科学调度、优化工期,推动规划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入运营。
未来三天,预计成都多云天气为主,多分散阵雨或雷雨,个别地方有大雨到暴雨:17日晚上到18日白天多云,有分散阵雨或雷雨,个别地方大雨到暴雨,雷雨时伴有短时阵性大风,气温26~41℃。18日晚上到19日白天多云,有分散阵雨或雷雨,局部地方大雨到暴雨,气温25~40℃。
在制造业方面,增长极功能显著增强,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片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张宏韬说,“面向未来,临港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上海将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产业集聚区、打造新兴产业改革发展的创新试验区、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板区三个方面重点支持。”
【经济界面】跑出高质量发展的“深圳速度”——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三周年观察光明日报记者 严圣禾 党文婷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尽管内涵更丰富、要求
南方财经全媒体 见习记者陈思琦 深圳报道 8月18日,深圳迎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三周年。三年前的今天,《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下发。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